美媒以8高阶数据评最佳阵容:詹皇两套方案全落选哈登库里皆入选
四旬老汉被踢出群聊? 大数据给NBA最佳阵容发“好人卡”,老詹粉丝原地炸锅! 这年头连篮球场都开始搞“算法统治”了,你信不信? 昨天reddit论坛甩出一份高阶数据评选的最佳阵容,直接把勒布朗·詹姆斯按在板凳席上当观众。 40岁的老汉捧着保温杯刚想上场,抬头一看榜单——嚯! 亚历山大1.375、约基奇1.625的分数亮得晃眼,自己24.875和30.4的数据活像考试垫底的学渣。 要说这评选标准也够损的,八个高阶数据EPM、EW、LEBRON WAR排排坐,平均值越小越牛逼,活脱脱把球员当成了超市打折标签。
看看人家一阵名单,清一色二十啷当岁的小年轻。 亚历山大这加拿大小伙儿带着1.375的逆天数据,比老詹年轻整整15岁,这差距比广场舞大妈和街舞少年的体力差还悬殊。 更气人的是,五项数据评选时哈利伯顿带着10.2分挤进二阵,库里14.75的分数都能上榜,合着老詹这打了21的老兵,愣是输给了自家名字命名的LEBRON WAR数据? 这事儿魔幻得就像用李小龙的截拳道打败李小龙本人。
要说这大数据评选也是个“端水大师”,西部第二的火箭队直接被晾成咸鱼干。 这就好比全村首富参加选美,评委说你脸上痣多一颗,直接淘汰! 球迷们气得直拍大腿:“咱家球员场上流汗,数据模型倒是躺着就把奖发了? ”那些坐在电脑前敲代码的工程师,怕是连三步上篮都整不明白,这会儿倒成了篮球界的“判官笔”。

这事儿让我想起小区门口的煎饼摊。 王大爷二十年如一日用老面发酵,街坊邻居吃得舒坦。 突然有天美食APP搞评分,把隔壁用预制酱料的小年轻捧成五星商户,理由是人家的出餐速度、包装颜值、扫码支付率数据漂亮。 你说气人不气人? 老詹现在就是篮球界的王大爷,数据模型盯着他日渐稀疏的发际线和防守速度,却看不见更衣室里振聋发聩的“Taco Tuesday”吼声。
联盟这些年搞数据崇拜,整得跟婚恋网站似的。 球员们天天被EPM、VORP这些指标扒得底裤都不剩,比赛成了大型算法实验现场。 约基奇拿着1.625的分数笑嘻嘻,活像相亲APP里年入百万的钻石王老五;塔图姆6.25的数据也不差,堪比有房有车的公务员小哥。 反观老詹的24.875,简直就是资料里填“离异带娃但真心求交往”的沧桑大叔。 要我说啊,这算法再精明,也算不出更衣室里的领袖气质,更量不准关键时刻让队友安心的那个眼神。
火箭队这事儿更是个黑色幽默。 好比班里考第二的学霸,期末颁奖礼上老师愣是没念他名字,理由是“你解题步骤不符合最新版教学大纲”。 合着场上实打实的胜率,还不如电脑里几个冷冰冰的指标? 要这么搞下去,以后球队干脆改行养程序员得了,每天训练内容改成敲代码优化数据模型。
说到底,大数据是把双刃剑。 它扒开了传统印象流的遮羞布,却也给篮球套上了紧箍咒。 当我们在屏幕前为24.875和30.4的数值吵得面红耳赤时,是不是忘了球场角落那个40岁还在练习三分的身影? 当算法把“影响力”换算成小数点后三位的精密数值,观众起立欢呼的绝杀时刻,又该往公式里填哪个变量?
evo视讯平台各位看官您说说,这年头想看场纯粹篮球咋就这么难? 到底是我们在看比赛,还是比赛在演给数据模型看? 欢迎大伙儿在评论区拍砖,咱今天就唠到这!